时间回到2018年7月份的一天早上,气化分厂净化705工段E1501原料预热器出口阀填料刺漏,60公斤压力420摄氏度的高温,带着浓烈的水煤气形成强大的气流。从早上开始,几批抢修人员轮番上阵堵漏,都因为阀门压力大,温度高而失败。到晚上10点,一名抢修人员累的哭出了声:“实在是堵不住啊”。现场的人一筹莫展,都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这时,维保分厂合成氨装置负责人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人的电话。 十几分钟后,一个清瘦精干的小伙子赶到了现场,灯光下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迅速地看了看现场情况,穿戴好防烫服,拿起堵漏工具,斩钉截铁的说:“完不成任务,我就不出来!”转身就冲进了现场。一时间气氛仿佛凝固,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张牙舞爪的气流中,一个高大伟岸的身影步步紧逼,手中的胶枪不时的被气流冲跑,防烫服的前面仿佛马上就要融化,后面的同伴用肩膀死死的顶着他的腰。一次次你来我往,两个小时后,气流终于抵挡不住他的那份倔强,胶枪准确的抵注到漏点,堵漏成功。 “李飞好样的,”“李飞你真棒”。走出来的小伙子叫李飞,是维保分厂合成氨装置的一名检修工,他已经不是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吸引人们的目光了。 今年36岁的李飞已经在陕化公司干了近十个年头,他的家就在陕化公司的围墙外。从小看着每天从门口经过的工人,他心里充满了渴望,幻想着有一天能穿上工作服在自己家门口上班。2012年8月,李飞如愿以偿的来到陕化公司当了一名派遣工,带着农村孩子的那份纯真和质朴,十年如一日的绽放着属于他的一片炫彩。 “单位就是一个大家庭,也是一个大学校,和同事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家人,我把每个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和良师,相互学习提高,这样才能更好的工作。” 李飞是个性格腼腆的小伙子,话虽不多却勤奋好学,有较强的理解和动手能力。刚进班组时,他嘴勤眼勤脚勤,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不断地提高自己。在日常检修过程中他苦练铆焊起重、钳工制作等各项技能,熟练掌握单机泵、多级泵、减速机、过滤机、捞渣机等重要设备的维修技术,逐步成长为一个全能检修人才。“陕化就是我的家”。曾在广东打工奔波几年的李飞非常热爱和珍惜在陕化的工作,从不在意自己派遣工的身份,也没想到过离开。在他的心里,工作始终排在第一位,有一次大年三十初一值完班,他连夜启程,连续开车36个小时送妻子回广东娘家,只呆了一天就独自返回。初六晚上十二点回到家,腿都是肿的。简单的休息了几个小时,初七早上准时出现在班组。平时无论装置安排任何工作,他都毫无怨言的接受,随叫随到圆满完成。每次下班前他会把后续工作考虑到位,第二天不用班长安排,早早就做好检修前的各项准备。在这一点上,装置负责人白延军深有感触:“李飞是我手把手带出来的,这小伙特别踏实,不管什么任务交给他都很放心。” 李飞的拼劲是出了名的,大家送他外号“拼命三郎”。气化分厂713工段高压泵出口总管阀门填料堵漏时,150公斤的压力把170摄氏度的水喷射到十几米的高空,整个现场一片弥漫。阀门所处位置特殊,无法搭设脚手架,只能沿着两边管道慢慢靠近漏点,危险程度可想而知。在多次的尝试后李飞提出方案,利用吊车把胎具吊在阀门平行位置,两边同时下压使胎具合拢,进行补焊消漏。桀骜的水柱那能轻易就范,肆意的向他们撒泼。穿着雨衣的李飞上去不到十分钟全身就被淋透,可他根本不顾,从中午到晚上整整拼搏12个小时,终于驯服了漫天飞舞的水汽,李飞才赶忙换下全身湿透的衣服,擦干泡的发白的手脚下班回家。像这样的事情在李飞的检修生涯里已经屡见不鲜了,有人问为什么这么拼?他这样回答:“做任何事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要做就做最好,绝不能敷衍了事,遇到困难不退缩,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么拼的结果就是:每月工时在装置都排在前三名,连续多年被评为公司及分厂先进个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慢慢的李飞成了合成氨的标杆人物。在他的感染和影响下,合成氨检修装置始终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是维保分厂所属五个装置中最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不断地刷新系统检修记录,为企业腾飞保驾护航。(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