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易倍体育官方网站中心
近两年动力分厂新添十几名“新生力量”,当走进锅炉控制室,总是能捕捉到他们求学的身影。动力分厂领导班子积极创新将企业发展目标、岗位技能要求和员工的目标结合为新工进行设计培训。分厂紧跟公司“青苗”计划要求,以班组、技术员、厂长三级教育方式对新工进行“学习+考评”,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培训模式,建立了培训转化机制,为新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为了促进新工在短时间内提高操作技能与实操水平,分厂利用设备检修停车、现场师带徒培训等方式,对新进员工组织专项教学,帮助新工建立起立体化思维模式。动力分厂将今年新工放在中心的锅炉中控岗位,让每一位新工先学习锅炉岗位。通过分厂领导介绍,锅炉岗位是中控和巡检一体式的岗位,能更快地让新工宏观的学习和认知动力分厂的中心,更快适应分厂的工作。
不断选拔,健全导师选聘机制。动力分厂在建立健全的导师机制方面下了不少心思,都说“有其师必有其徒”。可想而知,导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对新工成长起着核心作用,分厂在为新工挑选导师时,从导师的从业经历、教育背景等各方面进行考虑。使得新工在培训实习期间的教育有重要保证,衍生到培训期间的主要内容、目的以及最终达到分厂和公司预期的人才培养工作。
不断督促,加强培训监督机制。动力分厂提倡培训和监督要“双重唱”,还安排技术员对新工进行现场教学,同时可以掌握新工近期的学习状况。一群头戴红色安全帽的新工,在分厂技术员的带领下走进检修现场进行专业监督教学,技术员培训加监督以2#锅炉磨煤机检修停车为契机,把课堂搬进检修一线,促进新工对锅炉制粉系统重要设备进行了学习监督。
不断交流,建立良好沟通机制。“我们不仅关注新工工作方面的问题,还帮助新工解决了不少生活方面的问题。”张斌说道,分厂积极与新工之间建立了高效的沟通机制,动力分厂一直主张做员工们的“娘家人”。良好的沟通桥梁使得员工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构成一幅其乐融融的工作环境,大家的“心劲”拧成了一股绳,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断接收,促成正向反馈机制。分厂领导班子定期开展新工座谈会,及时对新工们思想变化和学习教育情况交流了解,加强新工对自我学习的认识,提升新工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新工的积极心态。微信建立“新工成长群”在第一时间得到新工们的反馈后,分厂会相应制定不同学习计划跟导师对接,帮扶每一位新工更好地进行岗位知识的“养分吸收”。
目前,动力分厂新工正在逐步从适应走向胜任,培训也朝着预期目标发展,培训的内容也慢慢地转化为新工们操作技能和工作技巧。分厂通过培训带动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进一步要求新工向技术骨干、岗位能手学习,推动实现动力分厂人才辈出实现技能传承。(齐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