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生活 > 陕化文苑
农资公司江芬:记忆中的老房子
发布时间:2022-05-10     作者:江芬   分享到:

春天来得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满眼都是姹紫嫣红的繁花盛景。漫步在汉江沿线,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得绚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曳,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春回大地,一片风光旖旎。

1652167734127351.jpeg

今年的五一,我们回了一趟老家,去看看记忆中的老房子,看看门前的一草一木。于我而言,老家满载着我的童年时光,那座记忆中的老房子,那片记忆中的黄土地,曾经留下了父母无尽的汗水,也留下了父母殷切的希望。

父母都是勤勤恳恳的农民,一辈子辛苦务农。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我们家的农活永远比别人多,我和姐姐总是在放学后、假期里在摘桑叶、拾柴、洗衣、做饭的活计之间无缝衔接,然后还要兼顾学习。年年岁岁,周而复始,而我的父母往往都是夜深人静时才有片刻闲暇,父母在烈日中、寒风里用勤劳的双手辛苦换来了家里的一砖一瓦、一粒一粟。每每看到父母疲惫的身影,饱经风霜的面庞,我的心情难免沉重,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

读了初中,因为老家房子位置处于滑坡地段,在政府的强烈要求下,被迫拆迁,父母用所得的拆迁款在县城里购置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但是一辈子务农的父母并没有搬走,在老房子拆迁后的残垣断壁旁搭建了一处临时居住的棚子,一住就是三年,直到后来响应政府号召,老家大规模蚕桑养殖,才修建了间像样的养蚕室,这一暂住又是三年。

1652167743727486.jpeg

光阴不息,若干年后,我和姐姐二人相继迈过了求学、就业的门槛,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也为人父母。我们早已相继离家,鲜少回去探看儿时的居所。记忆中的老房子修了拆,拆了修,几经辗转,如今早已不复存在。近几年,政府积极实现精准扶贫,老家的人也都相继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楼房里。老房子的变迁史是父母那一代为生活、为子女,不断与命运抗争的真实写照,是父辈那代人生活的一个缩影。儿时的生活培养了我勤劳、务实的品格,我想,那些深入骨髓的生活阅历和过往,不会烟消云散,最终都会是我们前行道路上一笔笔珍贵的财富,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农资公司  江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