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生活 > 陕化文苑
年味
发布时间:2021-02-13     作者:江芬   分享到: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喝小酒;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每每听到这首童谣,就知道离年越来越近,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的大幕就被徐徐拉开,当日的扫尘和祭灶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而我印象中的年和对年味的留恋总是停留在小时候和学生时代。

孩童时代的我们容易满足,无非就是一颗糖、一身新衣、一个红包、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一碗饺子……而今为人母,最重要的便是祈求父母孩子身体康健,一家人平平安安,变心意已足。但是过年习俗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过年在发展及传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办年货、扫尘、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烧炮竹、烧烟花、赏花灯等习俗。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内涵。

扫尘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民间称做"扫尘日"。

贴春联、吃年夜饭

印象中小时候除尘后,开始在天黑之前贴春联,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人们十分注重除夕的"团年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赶回来过新年。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小时候父母因为农活繁忙,每次吃上年夜饭的时候都是晚上九十点,意义非凡。

收压岁钱

压岁钱,春节习俗之一,年夜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小时候总是爱和左邻右舍的小孩比较谁的压岁钱多,虽然最后都会被母亲替我们存钱的理由收回,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收压岁钱的那份开心和满足。

关于年俗各地有不同的风俗,但都是祈福、团圆、辟邪,祈求来年万事如意等意。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响应政府号召在工作地过年,帮我带孩子的母亲也不得不放弃会老家的机会,第一次在外地国年,对于父母,我是愧疚的,母亲辛苦一年,面对各种不熟悉的人事物,在异乡过年,内心想必也是孤独的,将近年关,我尽己所能,从办年货扫尘开始,争取让母亲少一些遗憾,多一丝慰藉。愿天下的父母身体健康,新年快乐。(江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