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公司工会组织对10个劳模(技术能手)工作室2021年度创新项目进行评审。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贾健喜,工作室所在单位工会主席、成员参加了会议。
评审会分为劳模工作室负责人作汇报、评委综合点评、现场打分三个环节。项目负责人就工作室创建情况、技术改进、关键技术突破和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降本增效等方面取得效果进行介绍。评委对项目立项、取得效益、下一步攻关重点等进行了点评交流。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讨论,就解决改善制约生产瓶颈问题、开发清洁绿色项目、加强员工技术培训,推进新型材料的利用推广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白延军工作室广泛征求员工建议,立足合成氨设备长周期运行目标,对合成氨装置设备从运行周期、维修频次、备件消耗、检修时长等方面认真仔细进行分析,制定了气化装置P1407泵、P1501泵、氮气压缩机、缓冲罐等设备优化实施方案,通过边检修边培训的现场实操培训,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锻炼了检维修人员,调动员工积极性,充分发挥了维保队伍凝聚力。
“磷铵提产增效”创新项目负责人王东伟介绍到,磷铵分厂通过实施改造项目和技术进步,加强化工巡检和科学制定清理、检修计划,磷铵装置开车率由2020年的平均88%,提升到2021年的91%,改造一铵造粒机喷枪、抄料板、热风导风圈等设备,磷铵产能达到了1150吨/日,为公司增产增效做出贡献。
贾健喜肯定了各工作室的辛勤努力和取得成绩。他指出,工作室在建立运行以来存在共性的问题并就如何开展创新工作提出要求,一是立足岗位,结合实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各工作室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企业中心重点工作,弘扬劳模工匠精神,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创造潜能;二是从公司层面、员工层面、主创人员三个层面拓展,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要关心关注劳模、工匠的工作生活,为他们大展身手提供支持保障。三是要求各工作室成员要围绕企业实际发展立项,保证实施项目的真实性、原创性,同时要珍惜平台,具备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带动和影响身边的员工,经常性的开展“传帮带”、技术交流等实践活动,促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努力形成人才竞相涌现,成果集中迸发的良好局面。
2022年,公司创建的10个工作室主动作为,始终围绕中心,把创建工作与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实现创建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积极完成21个立项项目。着力打造劳模(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品牌,切实让工作室在企业立得住,在职工中叫得响,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工会办 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