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陕化交接站,寒风凛冽,寒气袭人。一列列火车在寒风中穿梭,鸣笛声响彻山野。一个忙碌的身影从早到晚在陕化交接站穿梭不停,成为这个交接站最“绚丽”的身影。
他,皮肤黝黑,目光坚毅,不善言辞,带着军人特有的干练、刚毅、坚韧,在陕化铁路专用线上,从手握铁锹的司炉工到手持调速手柄的火车司机,到专用运输线上的扳道工,再到交接站的值班员,三十多年如一日,用一腔热情,虔诚敬业的心,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细心周全地干好每一份工作。他就是老铁路工——周文全,大家心中的铁路“全才”。
人常说:车站值班员是一个车站的灵魂。诚然在陕化交接站也是如此。尤其是在每年九、十月份,公司进出厂的磷矿石、煤等各种原料剧增,化肥产品外销的两旺时节。华县交接站工作任务繁重,交接站值班员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既要安排车站内的一切车辆行车作业,又要接发调车计划的编制及下达,以及车站滞留的车辆。还要充当扳道工,负责扳东道叉,确保火车安全进入所需股道。作为一名交接站的老值班员,他要求自己必须每班提前到岗,了解车流计划和站内现车分布情况。因为只有提前对各种原料车皮,化肥车皮,槽罐车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准确无误地编制调车作业计划,才能当好列车运行的幕后“指挥官”。
今年公司生产销售逆势上行,形势一片大好。从七、八月份开始,陕化交接站就进入繁忙热闹的“春运”模式,各种车辆在陕化专用铁路线上飞奔而来。交接站值班员更像是一个飞速旋转的陀螺,忙碌不停。周文全就是这样一个细心,认真,周到,全面旋转不知疲惫的陀螺。
10月底,深夜,寒风瑟瑟。华县交接站,火车鸣笛声尖叫,夹着寒风一起肆虐。而值夜班的周文全:得知站内1道有1列待发化肥重车,2道、3道排列着的矿石空车需要排走。他一边检查各种记录,一边听着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一边简洁有力地回答。冬日熬夜是考验值班员毅志力的。凌晨时分,寒风呼啸,气温骤降,列车计划却排得满满当当。值班室里,老周忙碌不停,办理计划作业,核对车次、确认进入、开通区间扳道叉等,不停地协调。并且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传递的每一条命令都必须保证准确无误,一个班下来,舌头都是麻的,话都不想说。
在生产线路繁忙时节,他要“精打细算”的算时间“过日子”,睡觉吃饭都成为奢侈的事。他一顿饭要么囫囵吞枣将就吃一下,要么一顿饭热了又热,几个小时也吃不完。上下眼皮顾不得合一下,眯一会儿是多么奢望的事。“对于值班员来说是很平常的事。”老周感慨道。
班中,看着一列列装满煤、矿石的原料重车飞驰入厂,望着一列列化肥重车飞奔而去,虽然他的脸上写满倦意,但心里感觉踏实。他说,对于疫情防控下的市场低迷,陕化公司危中寻机,困中谋变,通过一系列措施才看到一列列重车占满股道的喜人景象。这也是他们忙碌工作换来的傲人成绩。当同事们看着忙碌认真工作的他,无不劝道:老周,你已不是当年那个小伙,干活悠着点!他却笑着说“当初干陕化铁路专线,就意味着辛苦奉献,看着企业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不后悔”。
一丝不苟,周全到位,按岗位标准操作执行工作是他工作的信条。作为车站值班员,只有把“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铭记于心,才能确保安全运输。
夕阳西下,交接站沐浴在余晖里。伴随着火车的鸣笛声,远处村庄炊烟袅袅,周文全忙碌的身影在夕阳的映射下更加“绚丽”。(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