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生活 > 陕化文苑
磷铵分厂汪璇散文:未来属于青年 希望寄予青年
发布时间:2022-05-05     作者:汪璇   分享到:

1651748422573408.jpeg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加油!中国青年。”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仍旧沸腾着我们青年的血液。持长剑纵马,执妙笔生花,青年从不缺少描摹生命的想象。当我们向更完满的自己进发时,可曾将之与民族未来紧紧相连?我们与国是叶与根的关系,国家前行的力量给我们勃发的可能,当我们舒展叶片,展现自己的色彩时,是否也为国家创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1919年5月4日,这一天早已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常识,正因太过熟悉,以至于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理解和阐释为它添一个注脚,但这些阐释大多被简单地压缩成几句口号,而在2022年的5月4日,为弘扬“五四”精神,陕化公司磷铵分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把口号喊出来,把行动做出来,组织党员代表、团员青年、工会委员、技术骨干等在华州区龙潭堡“杨松轩、杨钟健纪念园”,举行了一场《传承“五四”报国志,争做时代新青年》的主题活动。真实的感受着五四精神的热血,从细节,不是从口号入手来理解一个时代。活动的内容紧凑且意义深远,让我们共同沐浴在党的光辉下,触摸着历史进入五四。

五四的青年是什么模样的?陈独秀发一代之先声,他于《敬告青年》中提出“六义”:“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字字句句如霹雳春雷般惊醒了一个混沌时代的青年,他们力排陈腐朽败,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

五四运动中,学生领袖罗家伦亲笔起草了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傅斯年担任了五四游行的总指挥,以其领袖才能和冷静理性确保五四运动是“有纪律的抗议”,而不是“密子运动”.………他们,是具有世界视野,以天下为己任的“新青年”。

今天,我们重返五四的历史现场,对五四这代人进行精神打捞,摸索、反思、传,再返回重构一个当下。我们继承的最重要的五四精神宝藏之一,就是青年精神,李大钊阐释其内涵:“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

社会在前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也在不断进步,接续奋斗。在这次的新冠疫情中,我们看见了当代一个个“平凡青年”的不凡担当。

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中有许多的年轻面孔,他们和我们一样,普通、畏死、向生,他们本身并不理所当然是“英雄”,他们只是一群挺身而出的普通人,与死神抢夺生命,为生命负重前行。

而在被封锁的城市,无数的青年人在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的岗位上坚守,用车辆、物资与关怀,构筑了战疫期间的城市血管,竭力让一座座围城维持着运转和生气。

当代青年,在时代大潮中虽如微末,却依旧逆向前行,具体而微地诠释着“平凡中的英雄主义”。“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希冀,我们从未忘却。总书记的暖心之语也回荡在耳边,青年的理想高远如鸿鹄,愿我们为民族和时代而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