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区到生产区的这条路我已经走过了二十余载。四季变化,日夜更替,不论是喧嚣的白日还是寂静的夜晚,它见证了我的成长。 一九九五年夏天,满怀着激情走出校门的我,回到到了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在通过严格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各项安全学习考核后,我从一个厂子弟完美蜕变成一名操作工。一晃二十多年的时光,始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紧张和忙碌当中度过,来不及等待,来不及留恋,来不及感叹,从青春年少步入人到中年。 我所工作的地方是化工生产企业。进入车间后,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师傅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尽快熟悉生产现场、把岗位上的各项安全制度背会、牢记,不为别的,就为能保护好自己。”这句话,我一直牢记在心中,也成为了我在以后对徒弟们说的第一句话。紧张而繁忙的工作慢慢充实着我的生活,而三班倒的工作时间从最初的新鲜,慢慢变成了不适应。为了能避免夜班打瞌睡,我总是在夜班时间翻看放在岗位上的企业内部周刊,看到里面一篇篇基层报道、好人好事、标兵榜样等等通讯,也激发了我。看着一袋袋磷酸二铵生产过程的精心与专责,严格且高标准,我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师傅们的辛苦与负责。于是,我找到了克服夜班打瞌睡的方法,也找到了工作中的又一个“技能”。看着自己的稿件打印在厂内周刊上时,心中除了喜悦,还感觉到夜班的时光不再漫长与难熬。 随着时间不断地推移,慢慢的工作的积极性似乎一点点被磨灭,操作经验在工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提升学习也只是趋于表面,没有深入。然而,渐渐地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中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年轻员工,看到比自己年轻的同事,在工作领域、技术领域等各个方面不仅有新鲜的知识还有科学的方法。如果说,年轻是每个人犯错的资本,让你无所畏惧的向前,而你越来越年长,这种资本和优势也将离你远去。他们的出现为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极大激发了老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去工作,而是为了让更好的工作成就更好的你。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待它,你就会发现,所有曾经在我们眼中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都是可以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根据工作安排,磷铵分厂将热风炉岗位与氨站岗位合并,由氨站岗位原有操作工负责两个岗位操作。接到分厂安排,积极进行热风炉操作培训,边学习边操作,各班组交接班交接本班操作中遇到的各类情况及处理方法与处理效果,成了我们工作的重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学一个新岗位的操作并不简单。一边牢记操作法,一边学习实际操作,分厂主管厂长和装置区的技术员都成了我们实际操作中的师傅,而我们也在操作中慢慢积累着、互相分享着经验。在这段学习操作热风炉的时间里,又找回了久违的热情与积极性。 这条路上,我渡过了人生中重要的黄金时段,前承人生之少年、青年和成年,后接人生之壮年、中年和老年,承载了太多的成长与辛苦,也见证了更多的美好与幸福。 这条路,我将一直走下去。纵然时间向前,初心始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