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生活 > 陕化文苑
莫让“摸鱼”偷走时光
发布时间:2023-08-31     作者:张洪刚   分享到:
图片

谈到时间管理,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是“有意义、快节奏、高效率”等关键词。对时间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率决定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将倾向于何种生活方式,产生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走向什么样的人生。

自出生开始,在时光的轴承上每个人都公平享有同等的时间,但随着每一分、每一秒的蜕变成长,个人行为习惯,思想道德素养和个体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却千差万别。有的人从出生开始便在家庭熏陶教育中渐渐被父母家人的思想、品行、习惯所感染,形成了好的性格。而有些人源于父母整天“以玩为主,吃好喝好足矣”的放纵型教育,幼年便成为了不受管教的“熊孩子”;有些人在学校教育阶段充分利用时间认真学习,刻苦修练,用知识与智慧武装自己,有些人找不到学习动机,没有学习目标,上课走神,做事马虎,对家长、老师的指令都心不在焉;有些人在步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后依旧不忘学习初心,在工作实践中兢兢业业,履职尽责,利用一切时间全面改变和升华自己,岗位也随之晋升,物质与精神收获满盈,还有些人没有工作目标,当短期内岗位工作无法满足个人预期后,很快便出现厌倦、懈怠、混日子等职场不良心态,渐渐没有了工作动力与干劲,做事拖延,“摸鱼”混日子,找不到存在感,心理落差大,收入平平,生活也自然过的很辛苦。这些归根结底都是个体对时间的利用方法问题,也是造就不一样人生的秘诀。

我们通常会把在工作期间偷懒、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称为“摸鱼”,当然也源自对“浑水摸鱼”的职场理解。有些人沉溺于网络游戏、刷短视频等“上瘾”行为,这种欲罢不能的反复行为虽然在短时间里带来了一定的低级快乐,但也成了消耗个人时间的第一利器,甚至导致工作、生活、学习等投入时间的大比例失衡。然而在相同的时间里,有些人初见清晨时便不负好时光,迎着朝阳从“新”到“心”,以勤奋学习、健康运动、高效工作等方式奔向美好,把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上,且每一件事情都能交上满意的答卷,最终也迈向了自己的“破茧成长”之路,一步一步稳定攀升。事实证明,你把自己的时间用在了哪里,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是选择抱着手机、开着小差,在原地打转,空虚与懊悔?还是踏踏实实向前走好每一步,在职场赛道上获得先机、奔跑在前、保持领先?这是一个很容易辨识并找到答案的问题。在该奋斗的日子理应珍惜时间,及时努力,让每一天都变得高效,并在单位时间里不断提高自己的价值。想要让时间变得“没缝隙”,从任何一个当下开始都为时不晚。

莫让“摸鱼”偷走时光,愿所有人都能沉溺于自己的光芒。(生产技术环保部 张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