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陕化公司磷铵分厂的一名操作工,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曾经一度被这样一段话所感染:“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限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段话是青年砥砺奋进的无限动力,更是党对青年的殷切希望。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生活中的光明,希望是对未来的憧憬,希望是描绘人生的色彩,希望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有了希望就有了期待,青年有了期待,国家就有未来。青年有了希望,就有了付诸实践的蓬勃动力。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离开校门,走进陕化。刚刚参加工作的我被一句标语所征服:打造“员工幸福、同行尊重”的一流化工企业。对于个人来说,通过这句企业愿景,我看到了陕化对于员工的塑培要求和发展战略,这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希望。我怀着坚定的信念走进陕化、融入陕化,用我的青春之光,点亮希望,搭乘陕化高质量发展的班列,驶向更加宽阔的远方。 然而,走进具体的工作岗位,我的内心却不由得忐忑起来。磷铵分厂二铵装置,这里的生产操作自动化程度不高,工作环境也不是特别理想,遇到管线堵塞清理,经常会搞得一身泥浆。这还是我要扎根企业实现自我淬炼的人生舞台吗?我的思想在希望和现实之间飘忽不定。我是该跳槽离开这里,还是要扑下身子学习技术,改变现状! 一次别开生面的党内谈话,第一次解开了我的心结。参加工作后,我把组织关系转到了磷铵分厂第一党支部。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第一时间找我谈话。书记向我介绍了陕化的发展历程、企业精神和发展战略,让我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愿景中重新拾回信心和希望。组织委员向我列举了当前磷铵装置生产组织存在的问题,点明了老装置焕发新活力的改进方向,让我觉得,我的所学在这里定会有所用。我抱着先试试看的态度,调整心态,认真学习岗位知识。我要看看,我在现场的感知和他们谈话告诉我的是不是一致。 2022年的冬天,是新冠肺炎疫情最为猖獗的一个季节。岗位上,从莫名其妙的第一例“小阳人”开始,陆陆续续大家都中了招。这时候,我看到磷铵分厂党总支组织大家调班轮休,分配防疫物资,支援一线岗位,保证生产连续稳定。我看到陕化公司为留守在生产一线的员工送来了床和被褥,送来了可口的饭菜。让每一位留守者,都能感受的企业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我们一起参加工作的几个新工,在疫情期间,健康、生命、工作、生活,在一切都无法选择的情况下,我们是无助的、胆怯的。我算是阳得比较晚的一批,当我独自躺在单身公寓,浑身酸痛和高烧折磨着我的时候,分厂工会主席敲开了宿舍的门,给我送来了退烧药。从宿舍门打开的那一刻起,我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我决定,从思想到行动,全身心融入陕化,扎根陕化,以陕化的愿景为目标,用我成长的足迹,为陕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晃一年过去了,我从一名学生蜕变成一名合格的陕化工人。分厂很重视对我的培训教育,让我在理论和操作上更好更快成熟起来。分厂领导也很关注我的成长,遇到分厂搞活动,会安排我当主持人,会让我表演节目,让我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舞台上得到锻炼。现在我还有个身份,就是党小组长。适逢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组织要求我们,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立足岗位,理论指导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所在的党小组也拿到了攻坚克难的课题,围绕磷铵生产环保治理和今后高质量发展,以创新理念为驱动,集思广益,改造生产瓶颈,取得更加安全环保的实效。 作为一名扎根陕化的青年党员,“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是我的表白,打造“员工幸福、同行尊重”一流化工企业愿景,是我奋斗的方向。(磷铵分厂 聂东升)